相對國內環保署要求範疇一,二的碳排管理,但最近已有越來越多的國外採購與投資機構,例如半導體與航太產業已經開始對在台灣的供應鏈,提出"範疇三"碳排管理的要求!

我們來看一下範疇一,二,三的摘要內容:
範疇一:
直接排放,指公司所擁有或控制的排放源,來自製程或廠房設施,以及交通工具的排放。
範疇二:
間接排放,指公司自用的外購電力、熱或蒸氣等能源利用的間接排放。
範疇三:
其他間接排放,為公司外部產生的所有間接排放,包含員工通勤或商務差旅,以及產品生命周期所產生的排放。
BCG曾經對全球1290家企業做談盤查問卷調查,僅有9%企業能做到完整的範疇一+二+三的碳盤查?有九成企業無法掌握碳盤查數據,也難以有效產出碳排策略以及執行計畫,很難落實企業的減碳目標!特別是企業的上下游供應鏈的碳排,占一般製造企業總體碳排達6至8成。因此供應鏈碳排數據的蒐集與揭露,對於企業做好碳排管理至關重要。
全球主要供應鏈採購與國際投資人,都會依據CDP(碳揭露專案,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的年度問卷與評分來了解參與問卷企業所揭露的環境數據以及治理措施,作為其採購與投資的依據! CDP的問卷內容主要是依據SBTi(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以及TCFD(Task Force on Climate 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氣候相關財務接揭露)的評估方法,針對"氣候變遷"、"森林"、"水安全"三大項目,共279題問卷,並在揭露、認知、管理、領導力級別給予評分。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