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碳盤查與CBAM產品出口碳排有何不同?

Updated: Sep 29, 2024

企業的「碳盤查」與「CBAM出口碳排數據」有何不同?


(一)碳盤查包含有三個範疇:

範疇一: 直接排放。指企業所擁有或控制的排放源,來自製程或廠房設施,以及交通工具的排放。

範疇二: 間接排放。指企業自用的外購電力、熱或蒸氣等能源利用的間接排放。

範疇三: 其他間接排放,為公司外部產生的所有間接排放,包含員工通勤或商務差旅,以及產品生命周期所產生的排放。


(二)CBAM產品出口碳排只涵蓋產品生產過程(範疇一,範疇二)排放:

歐盟CBAM目前涵蓋範圍為生產過程排放(包含範疇一直接排放,範疇二用電間接排放),2023年10月1日開始執行,歐盟進口商每年5月31日前必須申報上一年度進口產品的碳排放量,作為繳納CBAM憑證數量的依據。產品碳排放量之計算公式=單位產品之碳含量×進口產品數量。


中小企業面對出口碳排與碳盤查,並無專職人力與相關系統工具,根據BCG「2021全球企業碳盤查調查」發現,僅有22%的企業有自動化的碳盤查計算流程,高達86%企業仍在使用試算表手動記錄和揭露排放,不僅耗工費時,也無法及早制訂企業內碳排決策。


此外,計算碳排牽涉營運資料的機密性。像是供應鏈中的合作企業,提供營運相關碳排資料給外部的團隊,是否會觸犯與客戶的保密合約?」因此過程需要有去識別化的處理。


因此,中小企業需要一個物美價廉可自動化且精準執行碳盤查的工具!七號演算整合協助台南的一家螺絲廠,在舊型機台設備上安裝IOT(傳感器),導入物聯網與系統工具,每20毫秒自動紀錄機台的生產數量,耗電,並自動換算碳排數據。工廠管理者隨時可以透過手機或是筆電知道工廠的即時碳排與生產管理相關的溫度,濕度,稼動率,良率等資訊。後續直接串接ERP或MES,甚至人工智慧AI工具,更可以有效擬具碳排策略與相關生產管理的計畫喔!



 
 
 

Comments


bottom of page